矿井通风管理:模拟与控制技术筑牢安全防线
2025.8.29
在矿井生产中,通风系统如同 “呼吸系统”,直接关系作业人员安全与生产效率。加强通风管理的核心是掌握井下风压、风量、温度等参数的动态变化,而模拟与控制技术正是关键手段。以下从五大核心评估维度,简要说明该技术如何守护矿井通风安全。
通风系统状况评估:摸清 “呼吸” 底子
全矿井通风隐患评估是基础,重点围绕:
1.通风系统设计是否匹配生产需求,能否适配未来开采延伸;
2.用模拟技术分析系统在正常及突发状况下的稳定性,避免风流紊乱;
3.检查分区通风落实情况,防止有害气体串流;
4.排查串联通风,评估必要串联的安全性;
5.分析有效风量是否达标,研究通风阻力分布并降阻。
通风管理设施评估:筑牢抗灾屏障
通风设施(风门、风窗、密闭等)的可靠性至关重要,评估聚焦:
1.设施结构完整性、操作灵活性及漏风情况;
2.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规范,材料是否达标;
3.灾害场景下,设施是否会助灾扩散、能否承受冲击;
4.环境监测系统的实时性、准确性及报警灵敏度。
通风措施评估:降低致灾风险
针对常用通风措施,重点评估:
1.下行通风的风量风压适配性及有害气体涌出风险;
2.全矿反风的设备完好度、操作便捷性及反风效果;
3.局部反风与风流短路控风方案的灾害控制能力。
专门通风问题评估:消除关键隐患
针对循环风、串联风、角联巷道、无风 / 微风等风险点:
1.定位循环风区域,分析成因并制定优化方案;
2.研究串联风灾变转化条件,强化防控措施;
3.用模拟技术稳定角联巷道风流,治理无风 / 微风区域。
防灾体系总体评估:守住安全底线
结合矿井危险源与防治系统,用灾害非稳态模拟技术:
1.模拟火灾、瓦斯爆炸等场景下通风系统的稳定性;
2.评估系统在灾变中的可靠性(关键区域供风能力)与抗灾能力;
3.为通风优化及应急预案提供科学依据。
结语
总之,模拟与控制技术是矿井通风管理的核心支撑。通过五大维度评估,可精准掌握通风规律、消除隐患,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。未来技术升级将进一步提升矿井通风安全水平。